贵州北部古生代地层旅行指南

[ 暂无全文 ]
【档号】 445 【形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电子文档号】 445 【汇交单位】 贵州省
【编著者】 张文堂〔等〕 【形成时间】 1964-10-01
【语种】 中文 【保护期】
【资料类别】 地质科学研究
【工作起始时间】 【工作终止时间】
【起始经度】 【终止经度】
【起始纬度】 【终止纬度】
【拐点坐标】
【行政区】 贵州省北部 【矿产】
【工作程度】 【档案馆】 贵州省地质资料
【主题词】 古生代地层旅游地质
【内容提要】 本报告为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根据黔北地层现场会议所编贵州北部古生代地层旅行指南。报告中详细介绍了遵义金顶山、湄潭片场十里溪、湄潭高台附近寒武纪地层剖面,并对本区寒武纪地层的化石分带及地层对比进行了简述。指出该地区为比较典型的寒武纪牛蹄塘组、明寺组、金顶山组标准剖面所在地。
【资料数量】
【相似资料】 贵州含盐地层及其与川滇盐区之关系. . 西南地质调查所. 1939-01-01
中国古生代地层年代分类之依据. . 北京国立大学. 1941-11-01
四川綦江至贵州遵义湄潭间地层及构造. 盛莘夫. 县内地质调查所. 1944-01-01
贵州古生代含油地层1959年度研究报告:黔中、黔南部份. 李伯忠〔等〕. 贵州石油勘探局科研所. 1959-11-01
[贵州]江南古陆西缘黄平--独山一带古生代地层生储油条件和油气聚集因素研究专题报告. . 地质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队. 1965-12-01
【编著者其它资料】 中国下、中寒武统的界线并讨论一些褶颊虫类三叶虫. 张文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964-10-16
【形成单位其它资料】 中国下、中寒武统的界线并讨论一些褶颊虫类三叶虫. 张文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964-10-16
【成果文件目录】

F01_0002 封面1

Q01_0008 其它1

T01_0001 《贵州北部震旦纪地层》图件、《旅行指南(震旦系部分)》附图T01_0001

T01_0002 图1工作地区交通位置图T01_0002

T01_0003 图2开阳翁昭震旦纪地层柱状图T01_0003

T01_0004 图3开阳洋水震旦纪地层柱状图T01_0004

T01_0005 图4遵义松林震旦纪地层柱状图T01_0005

T01_0006 图5开阳洋水地区洋水组柱状图T01_0006

T01_0007 图6开阳洋水小茅坡南沱组水碛岩与下旦统不整合接触关系素描T01_0007

T01_0008 图7洋水石笋沟南沱组组紫色页岩段露头素描图T01_0008

T01_0009 图8石笋沟洋水组横向变化露头素描图T01_0009

T01_0010 图9洋水组砂岩及砾岩基质颗粒大小分配曲线及直方图T01_0010

T01_0011 图10洋水组碎屑岩粒度成分T01_0011

T01_0012 图11上震旦统洋水组砾石及沙砾园度直方图及累积曲线图T01_0012

T01_0013 图12上震旦统洋水组--陡山沱组相变示意图T01_0013

T01_0014 图13开阳洋水灯影组碳酸盐岩石类型百分含量图T01_0014

T01_0015 图14开阳洋水灯影组岩石CaO、MgO含量曲线及CaO:MgO比值曲线T01_0015

T01_0016 图15开阳洋水上震旦统灯影组微量元素分布图T01_0016

T01_0017 图16黄平浪洞--平溪间南沱组水碛岩与下震旦统不整合接触素描图(毛坝)T01_0017

T01_0018 图17黄平浪洞--平溪间南沱组水碛岩与下震旦统不整合接触素描图(垮山)T01_0018

T01_0019 图18三穗西南沱组与下震旦统不整合接触素描图T01_0019

T01_0020 图19开阳遵义地区震旦系柱状对比图T01_0020

T01_0021 附图1遵义松林附近地质略图T01_0021

T01_0022 附图2开阳洋水石笋沟一带地形地质图1/1千T01_0022

Z01_0151 正文1

【原始文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