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古隆起的形成、发展的古地磁研究

[ 暂无全文 ]
【档号】 5802 【形成单位】 地矿部成都地矿研究所
【电子文档号】 5802 【汇交单位】 贵州省
【编著者】 庄忠海蒋兴治潘忠习 【形成时间】 1989-09-01
【语种】 中文 【保护期】
【资料类别】 地质科学研究
【工作起始时间】 【工作终止时间】
【起始经度】 【终止经度】
【起始纬度】 【终止纬度】
【拐点坐标】
【行政区】 四川省 【矿产】
【工作程度】 【档案馆】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
【主题词】
【内容提要】 对四川盆地内包括天全大河、乐山范店和华蓥山李子垭三条剖面中出露的晚元古和古生代地层,共采集了61个采点,560块定向岩芯标本。经对大部分样品系统热退磁和部分样品验证性的系统交变退磁测试,并由计算机程序化数据处理、分析和计算,获得各个时期地层单元的古纬度为:峨眉山花岗岩P=38.19°S,震旦系灯影组P=19.28°S,寒武系P=21.38°S,奥陶系=P22.78°S,志留系P=16.91°S,泥盆系P=14.86°S,二叠系P=3.95°S,下三叠统飞仙关组P=9.24°N。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古陆核自晚元古代超至整个古生代时期均处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而且以低纬度为主,直到中生代三叠纪早期才北向漂移至北纬的赤道附近地带。
【资料数量】
【相似资料】
【编著者其它资料】
【形成单位其它资料】 中国南方震旦纪——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 刘宝珺、许效松、潘杏南[等]. 地矿部成都地矿研究所. 1991-02-01
中国南方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 吴应林、朱忠发、颜仰基[等]. 地矿部成都地矿研究所、无锡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1990-08-01
中国南方奥陶——志留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 王汝植、何原湘、李志明[等]. 地矿部成都地矿研究所中国地大(武汉). 1990-08-01
【成果文件目录】

S01_0007 审批1

Z01_0088 正文1

【原始文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