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0 000)以角幅、纳雍幅、滥坝幅、白兴幅、马场幅

[ 暂无全文 ]
【档号】 16274 【形成单位】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
【电子文档号】 16274 【汇交单位】
【编著者】 吴开彬蒋开源跃连红黄文俊邓旭升况忠张梅江曾雷杜少江吴方玉袁宏杨忠琴李亮 【形成时间】 2016-10-10
【语种】 中文 【保护期】
【资料类别】 区域地质调查
【工作起始时间】 2013-04-25 【工作终止时间】 2015-04-25
【起始经度】 105度00分00秒 【终止经度】 105度30分00秒
【起始纬度】 26度30分00秒 【终止纬度】 27度00分00秒
【拐点坐标】
【行政区】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 【矿产】 煤炭锰矿铅矿锌矿镍矿钼矿页岩气煤成气铁矿玛瑙方解石建筑石料用灰岩饰面用灰岩制灰用石灰岩玄武岩
【工作程度】 1/5万 【档案馆】
【主题词】
【内容提要】 一、地层方面取得的进展 1.应用现代地层学多重地层划分的原理,建立和完善了测区的地层系统,查明了测区内的地层层序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此次调查在前人的基础上共厘定了30个(含第四系)组级、19个段级正式岩石地层填图单位,并建立了多个(二叠系龙吟组核形石灰岩、三叠系飞仙关组/夜郎组及嘉陵江组等地层中鲕粒灰岩等)具操作性的非正式填图单位,细化和丰富了填图的图面结构及表达内容,为以后的地质工作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基础资料。 2.在测区南西侧的大黑地-麻窝寨一带,于露头上观察到石炭-二叠系台地边缘(礁-滩)相威宁组(CP1w)与斜坡-盆地相南丹组(CP1n)岩层相互穿插,呈明显的相变过渡带特征。而在威宁组和南丹组沉积时期,在测区中部的包谷山一带则为台地相沉积。这一发现表明石炭-二叠纪测区存在浅水碳酸岩台地和深水硅质岩台盆沉积环境,自南西向北东依次为斜坡-盆地相、台地边缘(礁-滩)相和台地相沉积,斜坡-盆地相与台地边缘(礁-滩)相的相变带位于大黑地-麻窝寨一带。这对查明该时期台、盆迁移关系提供了准确的实际材料。 3.在以往成果资料中,都曾认为南丹组之上的下二叠统龙吟组为斜坡-盆地相沉积环境。经此次工作调查发现,测区龙吟组第二段全部为碳酸盐岩,其灰岩内出现的多层核形石、鲕粒及蜓灰岩等反映当时水体较浅、水质较清,为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浅海台缘滩礁相位环境。而龙吟组第一段的泥质岩颜色深、粒度细,同时发育的水平层理及低角度斜层理等也是反映水深水静的斜坡-盆地相位环境。因此根据该组岩性、岩相及古生物等组合特征分析,本组第一段沉积物应属斜坡-盆地相沉积环境,第二段沉积物为浅海台缘礁滩相沉积环境。本组沉积物的变化表明自下而上,海水逐渐由深变浅,盆地逐渐被填平,到龙吟组第二段沉积时,测区已不存在深水盆地沉积环境。 4.系统收集了地层的沉积相资料,将工作区沉积相划分为斜坡-盆地相、碳酸盐台地相、滨岸相等15类沉积相。 5.对区内发育良好的寒武系及石炭-三叠系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划分,将其分13个沉积层序,并进行了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环境分析,从而较大地提高了区内沉积地层学的研究水平。 6.查明了区内震旦-寒武纪至白垩纪各阶段的盆地性质及其演化特征,划分出5个盆地演化阶段,即震旦-寒武系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阶段、泥盆系至二叠系陆内裂谷盆地阶段、三叠系前陆盆地阶段及三叠纪以后的拗陷盆地和山间盆地阶段。 二、岩浆岩方面取得的进展 1.系统分析了测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并结合野外客观特征,探讨了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大地构造环境。提出了峨眉山玄武岩为地幔柱边部或消亡期地幔小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 三、构造方面取得的进展 1.查明了区内构造变形形迹(褶皱、断裂等)的形态、规模、性质、形成序次和组合特征;查明了马场断裂、纳雍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其两侧的地层序列、断裂组合样式及其运动学特征;探讨了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及成矿作用的关系。 2.对表层构造的形态特征、组合分区、形成机制及变形序列做了系统分析,根据沉积建造组成、表层构造的形态特征、构造组合样式及变形作用等差异,大致以纳雍断裂带及以角-比德一线为界,将测区自北东向南西划分三个构造变形区:马场-猪场复杂褶皱变形区、纳雍-百兴NE向与NW向褶皱交汇区及以角-大山关NW向构造变形区。并分别对其几何学和动力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综合研究。 3.查明了区内多个平行不整合界面(如石炭系摆佐组与寒武系金顶山组之间平行不整合接触、中二叠统梁山组与石炭-二叠系马平组之间平行不整合接触、三叠-侏罗系二桥组与三叠系改茶组之间平行不整合接触等)及上白垩统茅台组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之间角度不整合接触界面,为测区的构造演化分析提供了直接依据。地层接触关系表明,震旦纪末至中侏罗世测区虽然经历了几次构造事件,致使先期地层的原始状况遭受了改造,特别是广西构造事件和印支期构造事件,导致明显的差异剥蚀,但露头尺度和地质填图难以显现其相关构造形迹,地层间亦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晚侏罗世以后的燕山构造期和喜山构造期才是区内发生构造变形的重要时期,燕山构造期,发生于侏罗纪晚期至早白垩世时期的构造事件使测区及相邻地区的侏罗系及其以下地层均发生强烈褶皱变形,并使其后沉积的上白垩统茅台组(K2m)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前白垩系地层之上;喜山构造期,发生于古近纪末至新近纪初的构造事件造成测区及邻区上白垩统茅台组(K2m)和古近系石脑组发生褶皱变形,并造成其后沉积的新近系与古近系及其之下地层间角度不整合接触。 4.测区发育有NE-SW、NW-SE及近E-W向三组构造,在NE-SW及NW-SE向两组构造的交接转换部位发育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该三组构造应为侏罗纪晚期至早白垩世时期强烈构造事件的产物。其中NE-SW褶皱及近E-W向断层先期形成,NW-SE向褶皱后期形成,并对先期形成的NE-SW向褶皱进行叠加改造。 四、矿产方面取得的进展 1.新发现煤矿、硫铁矿、锰矿、饰面石材等矿(化)点及矿化线索点17处,如:在家猫乡白泥坝村,龙潭组底部硫铁矿呈密集的砂状及条带状分布于灰色粘土岩中,硫铁矿的矿物基本都为黄铁矿,黄铁矿晶体聚结而成的矿条带厚约0.8cm,延伸一米至数米。黄铁矿颗粒较粗,基本都为自形晶体。含矿粘土岩层厚约1.5m,可见延伸约18m。在纳雍县居仁乡谭家寨峨眉山玄武岩组中(P2-3em)见锰矿化现象,该处为灰、灰绿色块状拉斑玄武岩、细粒玄武岩夹灰色块状泥晶生物屑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局部掩盖,出露不完整。锰质呈红褐色,极染手,常沿裂隙面和灰岩与玄武岩接触面充填,呈浸染状和透镜状(大小<10cm),部分锰质透镜中见气孔,气孔大小<2cm。同时阐明了各类矿种的基本特征。 2.厘清了区内主要矿种及其成矿条件,特别是针对煤矿、硫铁矿、锰矿、铅锌矿及饰面石材等矿产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等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深入剖析了上述矿种找矿前景,为进一步矿产调查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基础资料。 五、生态环境地质方面取得的进展 1.查明了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区内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主要分布在调查区内断层旁侧和矿区周围,其它地区则零星分布。共有不良灾害地质体92处。其中崩塌(BT)(含潜在崩塌8个)42个,占45.7%;滑坡(HP)33个,占35.9%;地面塌陷(TX)9处,占9.8%;泥石流2个,占2.2%;地裂缝6个,占6.4%。 2.阐明了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就重要地质灾害点的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估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内具体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构造变形特征、岩石组合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条件将测区划分四级地质灾害隐患区,并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3.查明了区内岩溶类型、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测区碳酸盐岩广布,岩溶的发育强度、形态、规模及空间展布与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4.查明了区内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水资源分布特征。测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水三大类型。其中碳酸盐岩岩溶水进一步分为溶洞-管道水、溶孔-溶隙水和溶洞-裂隙水三个亚类。 5.厘清了区内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查明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并提出了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条件及开发利用方式。 6.查明了区内石漠化的分布范围、程度、规律及其成因。测区石漠化总面积达到390.99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17.02%;其中重度石漠化分布面积为90.86km2,占石漠化面积的23.24%;中度石漠化面积为170.00km2,占石漠化面积的43.48%;轻度石漠化分布面积130.13k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33.28%。 7.查明了区内岩溶干旱、岩溶洪涝及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分布、危害及成因。
【资料数量】
【相似资料】
【编著者其它资料】 贵州省大方县普底乡大荒坡硫铁矿(床)普查地质报告(附详查地质设计书). 王才子、陈国照、况忠伟[等]. 贵州地勘局113队. 1996-12-01
贵州省赫章县铁矿山热液菱铁矿铁矿山矿段A31-37线资源量核实报告. 况忠伟,黄太忠,高中其[等]. 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 2003-07-01
贵州省都匀市大坪镇老王冲煤矿扩界勘查地质报告. 李硕、况忠. 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2004-04-01
贵新路龙里养护中心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 杨忠琴.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7-03-01
贵州省江口县坝盘水电站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 杨忠琴.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7-04-01
兖矿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年产50万吨合成氨行政生活区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 杨忠琴.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7-0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综合调查报告(1:50 000)册亨县幅、雅长幅、八渡幅、百乐幅. 彭成龙、张德明、陈 兴、王文明、吴开彬、龚桂源、卢定彪、骆珊、周刘洋、黄文俊、跃连红、李月森、杜少江.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2019-02-18
贵州毕节-六盘水-安顺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周刘洋,孟 伟,莫春虎 ,宫本旭,王 芳,袁义生,黄建国,徐 鑫,李家兴,黄文俊.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2020-06-18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 张德明,彭成龙,安亚运,跃连红,李月森,龚桂源,骆珊,王文明,李治海,袁彪,胡洪华,任云龙,黄文俊,.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2019-10-15
贵州省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调查与评价报告. 邓旭升,盘应娟,卢树藩,何犇,符宏斌,罗香建,刘国栋.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2021-07-26
云南1:5万黄泥河(G48E017011)、以洪(G48E018010)、雨汪(G48E018011)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周长勇 谢韬 张启跃 黄金元 文芠 张德明 安亚运 李月森 龚桂源 跃连红.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2019-06-15
贵州省仁怀市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报告. 陈兴,吴开彬,黄建国,张厚松,王军,邓贵标,白培荣,廖铸敏,樊洪富,杨育慎,刘奎勇.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2019-10-15
【形成单位其它资料】 贵州省锦屏县铜鼓镇雷打坡金鸡金矿勘查地质报告. 刘福明.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 2002-03-11
贵州省黎平县丘团金矿床岩梁冲矿段勘查地质报告. 彭晓春,郜锡军.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 2002-09-01
贵州省松桃县大屋锰矿段黄塘坪锰矿储量核实报告. 彭晓春,郜锡军.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 2003-06-01
【成果文件目录】

J01_0001 附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图说明书(以角幅)(G48E008013)

J01_0002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图说明书(纳雍幅)(G48E008014)

J01_0003 附件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图说明书 (滥坝幅)(G48E009013)

J01_0004 附件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图说明书 (百兴幅)(G48E009014)

J01_0005 附件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图说明书(马场幅)(G48E007014)

Q01_0001 其他一 贵州1∶5万以角、纳雍、滥坝、白兴、马场5幅岩溶石山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文件资料

S01_0001 《贵州1:5万以角、纳雍、滥坝、白兴、马场5幅岩溶石山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审查意见书

S01_0002 《贵州1:5万以角、纳雍、滥坝、白兴、马场5幅岩溶石山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意见书

S01_0003 贵州1∶5万以角、纳雍、滥坝、白兴、马场幅5幅岩溶石山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数据库验收意见

T01_0001 以角幅地质图(G48E008013)

T01_0002 纳雍幅地质图(G48E008014)

T01_0003 滥坝幅地质图(G48E009013)

T01_0004 白兴幅地质图(G48E009014)

T01_0005 马场幅地质图(G48E007014)

Z01_0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50 000)以角幅、纳雍幅、滥坝幅、白兴幅、马场幅

【原始文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