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本书系“西南及邻区地质矿产科研系列专著”之一。报告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鉴定及综合研究工作,对上扬子区上震旦统的碳酸盐岩、硅质岩的分类、特征,沉积环境、成岩后生作用、孔隙类型及岩石成因等做了较深入的论述。统一地合理划分了地层组、段。探讨了碳酸盐岩中碳、氧同位素的地质意义。详细阐述了晚震旦世的古地理格局、剖面结构、沉积相的时、空演化和沉积模式。采用等时面成图发和优势相成图法编制了陡山沱晚期、灯影早期及中期的沉积相分区图,对编制岩相古地理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古构造控制沉积相,沉积相控制沉积、层控矿床出发,探讨了磷块岩、盐类、油气、汞、铅锌及重晶石等主要矿床的相控因素及找矿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