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湘粤桂龙潭阶碳酸盐岩相及藻坪成煤模式

[ 暂无全文 ]
【档号】 5258 【形成单位】 地矿部省宜昌地矿研究所
【电子文档号】 5258 【汇交单位】 湖北省
【编著者】 谌建国 【形成时间】 1981-08-31
【语种】 中文 【保护期】
【资料类别】 地质科学研究
【工作起始时间】 1980-05-01 【工作终止时间】 1981-08-31
【起始经度】 【终止经度】
【起始纬度】 【终止纬度】
【拐点坐标】
【行政区】 湖南省湖北省广西 【矿产】 煤炭
【工作程度】 【档案馆】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
【主题词】 能源矿煤炭
【内容提要】 结合华南晚二叠世海域的特点,划分九个相带:盆地相、台地边缘生物相、陶笛边缘浅滩相、开阔海台地相、潮坪相、滨海平原相、山麓冲积--洪积相和泥炭沼泽相。龙潭期沉积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它们的海陆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但中期海侵扩大,岩相分布起了变化。晚二叠世海侵来自古特提斯海,一支经秦岭过四川进入鄂西,另一支由滇东进入贵州和广西,从早二叠世末一些地区在海退时仍有海水残留的趋势来看,经苏浙皖地区至江西还有海水通道,因为那里早晚二叠世的沉积往往是连续的。“报告”在对四省含煤岩系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藻坪沼泽含煤沉积环境模式,认为构造上的下凹区上隆部位是形成这种环境的背景,与外海通畅是造成相变急剧的原因,提出藻类的补偿作用和向上变浅序列是藻坪沼泽的必要条件,并探讨了具红树习性的高等植物提供了部分成煤物质的问题。
【资料数量】
【相似资料】 贵州(省)平越龙里贵定开阳等县煤矿铁矿地质. 蒋溶、罗绳武. 贵州矿产探测团. 1940-05-01
贵州省普安、晴隆、关岭、郎岱、水城等地煤田踏勘报告. . 地质部贵州地质局朗岱队.
【贵州】普安煤田中营向斜普查找矿报告书. 张德〔等〕. 贵州省煤管局159队. 1962-07-01
【编著者其它资料】
【形成单位其它资料】 鄂湘粤桂古构造对二叠纪煤系沉积的控制作用. 关尚宏、王树才. 地矿部省宜昌地矿研究所. 1981-08-31
鄂湘粤桂早二迭世梁山组含煤特征的研究. 张瑞明. 地矿部省宜昌地矿研究所. 1981-08-31
鄂湘粤桂晚二迭世含煤特征和煤系分布规律. 陈锦海. 地矿部省宜昌地矿研究所. 1981-08-31
【成果文件目录】

S01_0001 审批1

Z01_0018 正文1

【原始文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