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梁山组厚度小、变化大,本区西部煤系厚度0-100米左右,一般5-20米,东部地区煤系厚0-37米,一般2-5米。除分别由砂质岩、泥质岩、铝质岩、碳酸盐岩、灰质岩、煤层等主要岩石所构成外,尚有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硅质岩等次要成分。梁山组煤层的主要特点是层数少、变化大,因此,在考虑含煤性分级标准时,抛开煤层的具体形态和稳定性而采用该矿区单位面积内可采煤量的多少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即主要依据该区煤层的平均厚度和见煤可采率并参考煤质情况进行划分。主要成果:1.根据剖面中主要岩石成分、含煤情况,及其下伏地层特点,和剖面中相序、岩相组合、旋回结果特点,对研究区划分出了六个煤层剖面类型、和三类六型旋回结构,并指出了各自的区域分布和相互关系。2.从含煤系的岩石组合与煤层发育特点的关系不同,大致将研究区划分为东部与西部两大含煤区,并分别论述了各自的含煤性分布与变化特点。3.从成煤的古构造背景及基底性质、岩相古地理,及地壳震荡运动和后期的改造影响等方面,对两大区的成煤条件及其差异,做了比较深刻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