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南水北调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论证

[ 暂无全文 ]
【档号】 5720 【形成单位】 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司
【电子文档号】 5720 【汇交单位】 贵州省
【编著者】 吴耀球马诚德 【形成时间】 1988-04-01
【语种】 中文 【保护期】
【资料类别】 区域水工环调查
【工作起始时间】 【工作终止时间】
【起始经度】 【终止经度】
【起始纬度】 【终止纬度】
【拐点坐标】
【行政区】 中国 【矿产】
【工作程度】 其他比例尺 【档案馆】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
【主题词】
【内容提要】 西线南水北调是一项从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引起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黄河水资源不足和西北、华北干旱缺水的重大措施。本区主要存在三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它们是地壳稳定性问题、冻害问题及山坡稳定性问题。其中地壳稳定性主要受北部托索湖—玛沁地壳断裂及南部玉树—巴塘地壳断裂所控制。被两大断裂带分割的地块属次稳定区,地震裂度6—7度。两大断裂带区为不稳定区,地质裂度8—10度。冻害物理地质现象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严重冻害区多位于河、湖融区,平坦低洼的冲、洪积扇前缘及冻土边缘前进、退缩的地带。山坡稳定性问题是非多年冻土区最主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其山坡变形中的崩塌主要发生在峡谷陡坡地段,滑坡主要发育在河流阶地区,泥石流主要发育于沟源区。山坡变形具有周期性发生的规律,由于暴雨、地震触发因素的作用,一次大范围的山坡变形发生后,又进入了不稳定因素累积阶段,孕育着未来山坡变形的发生。鉴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浩大,且地处高寒地区,研究程度低,故建议今后应在开展区域性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开展诸如冻土形成发育规律及其工程地质特性、坝库稳定性、浅变质岩区筑坝工程地质条件及山坡稳定性等专题研究。
【资料数量】
【相似资料】
【编著者其它资料】
【形成单位其它资料】 长江流域环境地质分区评价与预测. . 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司. 1988-04-01
长江中下游河湖发育变迁环境地质评价及整治方向论证. 高忠坛、李福良、赵维良. 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司. 1987-05-01
长江三峡水库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评价. 郭希哲、程昌和. 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司. 1986-06-01
【成果文件目录】

S01_0001 审批1

T01_0001 西线南水北调区地貌图1/250万T01_0001

T01_0002 西线南水北调区工程地质图1/250万T01_0002

T01_0003 西线南水北调区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予测图1/250万T01_0003

Z01_0041 正文1

【原始文件目录】